讲座时间:4月4日(周六)上午9:30 讲座地点:省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主讲嘉宾:张勃 清明节又称“扫墓节”“鬼节”“鬼门关节”“踏青节”“三月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是个极具特色的节日。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将死生并置,在这个节日里,死亡与再生交织,欢乐与伤情共存。 作为节气,清明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作为节日,则出现于唐代。凭借其丰富的习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越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主要有祭祀先祖;踏青、插柳、蹴鞠、斗鸡、斗鸡子、荡秋千、放风筝等娱乐活动;与农事有关的祀蚕神、轧蚕花、饭牛等。这些活动蕴涵着中国人对于生命本身以及生命个体与外在于自己又包含自己的自然、社会、民族、家族、家庭之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